The site is currently under configuration

Will be available soon......

2022年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分论坛四顺利召开

2022.12.0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与南方科技大学共同承办的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分论坛四于2022年12月8日成功举办,主题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本场分论坛以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校教师数字化能力建设为重点,围绕主旨发言、专题交流与圆桌论坛等环节展开,旨在为多方组织与机构搭建交流平台,共同分享相关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和本土化实践经验。



开幕致辞
本次大会由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赵建华教授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崔莹副秘书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先生、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


开幕致辞嘉宾发言

任友群先生强调,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教师是教育和数字技术之间“双向依附”的桥梁和关键环节。我们需要全方位推进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建适应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也是面向全球高校教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崔莹在致辞中表示, 为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中国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并大力推动国际合作。一方面国家内部各相关方深度参与推动教育数字化变革,以赋能教师的广泛协作;另一方面,与国际社会广泛开展政策对话,积极分享方案与经验,合作开展探索研究、能力建设。

夏泽翰先生指出,大学教师必须处于数字化转型以及高等教育机构革命的核心位置。培养大学教师具备必要的数字技能和核心能力对于我们实现高等教育、教学和学习系统和流程的现代化和转型目标至关重要。

薛其坤院士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近年来积极推进数字教学建设的实践,强调了高校教师的数字能力与素养是高校数字化改革突破的质变一环。未来的十年,是高等教育与其他各教育阶段融汇贯通,创造全新教育生态的关键十年。

主旨发言

在主旨发言环节,伦敦大学学院(UCL)教育学院知识实验室数字技术学习教授戴安娜·劳里拉德与东南亚教育部长联盟组织秘书处主任埃塞尔·艾格尼丝·帕斯夸-巴伦苏埃拉博士共同围绕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及提高大学教师数字素养的本地实践作主旨发言,提供了关于高等教育和大学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独到见解。


主旨发言环节嘉宾发言

戴安娜·劳里拉德教授介绍了伦敦大学学院(UCL)所开发的数字学习设计的在线工具“学习设计者(Learning Designer)”支持教师设计一系列混合和在线教学活动。同时,劳里拉德教授也强调了数字学习(digital learning)支持主动学习、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反馈、允许教师和学生探索并使用各种替代表示法以及支持创造性表达这四大优点。

埃塞尔·艾格尼丝·帕斯夸-巴伦苏埃拉博士指出,包容性学习面临着疫情环境、教师能力、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挑战。为此,东南亚教育部长联盟组织与合作伙伴共同制定特殊培训课程、开发扫盲资源、推进智慧教室以确保教育的包容性,在东帝汶、泰国、柬埔寨等地取得丰富成果。

专题交流
专题交流环节围绕“技术赋能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这一主题展开。来自非洲、亚洲地区的高校代表与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的国家中心主任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分别介绍了亚、非洲国际网络教育学院提高大学教师数字素养的基础理论以及试点项目,并就大学教师数字化转型的区域研究结果,进行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讨论。


专题交流环节嘉宾发言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教育战略部主任、IIOE埃及国家中心主任莫娜·阿卜杜勒-阿尔·埃尔扎里教授强调教育者需要以实证为基础的指导,选择合适理念纳入在线学习模式,以实现其预期的教育成果。教育者需要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规划和实施在线/混合学习,同时,还需要专门应用科学研究和共享的资源支持。为实现这一目标,可能需要更多国家层面对系统网络建设的支持。

尼日利亚艾哈迈德-贝洛大学计算机系主任、IIOE尼日利亚国家中心主任穆罕默德·巴希尔·穆阿祖教授指出大学在教师的ICT能力培训方面采取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培训师培训的教育模式。大学与国际组织、企业等组织的伙伴关系为大学提供了一个平台,以解决必要的ICT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挑战,在大学系统内的一些融资和教育管理限制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教育研究学院副院长、IIOE马来西亚中心主任哈比芭·阿贾里尔教授从自身研究出发,强调需要关注未来学习生态系统中构建的三个方面,即课程、空间和技术,并建议将智慧技术整合到世界各地高等教育的未来学习生态系统中。

圆桌论坛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范德堡大学领导力政策与组织系陈粤秀教授、高校邦数字科技总裁刘媞女士、希沃董事长邓毅刚先生就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建设这一话题进行深度讨论。他们分别从自身工作经历与实践经验入手,对如何进行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建设展开了丰富的思考,并就数字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生态的影响这一课题展开了基于具体案例和数据的论述。


圆桌论坛环节嘉宾发言

陈粤秀教授分享了自身的科研成果,强调在线课程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多样性,并提出设计和交付在线课程需要重视的5个程序结构,及即促进点对点互动,建立规范和期望,区分学习偏好,解释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支持学生驱动的举措。


刘媞女士以“高校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实践”为题,根据高校邦开展产学合作的经验,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对教学场景的影响,并分享了数字化工具对课程开发的重构以及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数字化转变。针对教师的数字能力发展,刘媞强调了高校与企业的跨部门合作可以帮助老师快速的了解最新的产业经验,并协助高校为教师提供系统性的教学资源,从而赋能教师的数字化发展。

邓毅刚先生在圆桌论坛中介绍了希沃在促进高校数字化转型,赋能教师发展方面与中国教育部门以及创新中心所开展的有关合作,利用“一块屏、一根网线所带来的变化”创造数字化的教育模式。他认为,构建相关资源环境的支持、提供专业的信息素养培训、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可以极大的促进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

闭幕总结
闭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韩蔚女士作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圆满举办的重要意义,对参与本次大会的各位嘉宾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本次论坛围绕“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各位嘉宾在平等交流中共同探索着大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之路,进一步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新冠疫情背景下,数字技术不断助力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变革,而普及数字素养、培养和支持教师有效使用技术便是其中的关键一步。本次论坛为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参考意见,助力了以教师赋能为核心的⾼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

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是由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在线与数字教育领域国际交流平台,创新中心与南方科技大学今是连续第三年承办会议分论坛。分论坛以在线会议形式举行,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部门代表、有关国际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共20余人参会。同时,共有1200余人次在网络平台注册观看了会议讨论。



开幕致辞 任友群先生强调,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教师是教育和数字技术之间“双向依附”的桥梁和关键环节。我们需要全方位推进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建适应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也是面向全球高校教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夏泽翰先生指出,大学教师必须处于数字化转型以及高等教育机构革命的核心位置。培养大学教师具备必要的数字技能和核心能力对于我们实现高等教育、教学和学习系统和流程的现代化和转型目标至关重要。 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环节嘉宾发言 埃塞尔·艾格尼丝·帕斯夸-巴伦苏埃拉博士指出,包容性学习面临着疫情环境、教师能力、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挑战。为此,东南亚教育部长联盟组织与合作伙伴共同制定特殊培训课程、开发扫盲资源、推进智慧教室以确保教育的包容性,在东帝汶、泰国、柬埔寨等地取得丰富成果。 专题交流环节围绕“技术赋能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这一主题展开。来自非洲、亚洲地区的高校代表与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的国家中心主任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分别介绍了亚、非洲国际网络教育学院提高大学教师数字素养的基础理论以及试点项目,并就大学教师数字化转型的区域研究结果,进行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讨论。 埃及艾